仁道之劍—湛盧
“湛盧”為越王命名,理當賦予一定的意義。在古代,“湛”字有澄清、明亮、厚重、喜樂、深湛的意思;“盧”字有著純黑、瞳仁、獵犬,最大勝利的涵義。由此,二字組合起來,大致的意思是明亮的眼睛,厚重的純黑,可愛的獵犬,戰(zhàn)無不勝的黑色勝利。作為戰(zhàn)斗和自衛(wèi)的武器,把它稱為澄清、明亮、獵犬、瞳仁、黑色、勝利,很是吉祥如意。
從元代湛盧書院山長楊纓帶神話色彩的描繪中可以看出湛盧之劍的名聲何其顯赫:“歐冶子挾其精術,徑往湛盧山中,于其麓之尤勝且絕者,設爐焉。取錫于赤謹之山,致銅于若耶之溪,雨師灑掃,雷公擊劈,蛟龍捧爐,天帝裝炭,蓋三年于此而劍成。劍之成也,精光貫天,日月斗耀,星斗避怒,鬼神悲號,越王神之。”
霸道之劍—工布
此劍為歐冶子及干將為楚王所鑄,劍“釽從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絕。”據(jù)說楚王命令風胡子到越地去,尋找歐冶子,叫他制造寶劍。后來歐冶子來到了龍泉的秦溪山旁,發(fā)現(xiàn)在兩棵千年松樹下面有七口井,排列如北斗,明凈如琉璃,冷澈入骨髓,實乃上等寒泉,就鑿池儲水,即成劍池。
經(jīng)兩年之久,終于鑄劍三把:第一把叫做“龍淵”,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這些寶劍彎轉起來,圍在腰間,簡直似腰帶一般,若乎一松,劍身即彈開,筆挺筆直。若向上空拋一方手帕,從寶劍鋒口徐徐落下,手帕即分為二。斬銅剁鐵,就似削泥去土,之如此,皆因取此鐵英煉鐵鑄劍,取這池水淬火,取這山石磨劍之故。
威道之劍—泰阿
世人都說,泰阿劍是歐冶子和干將兩大劍師聯(lián)手所鑄。但是兩位大師卻不這樣認為,他們說泰阿劍是一把諸侯威道之劍早已存在,只是無形、無跡,但是劍氣早已存于天地之間,只等待時機凝聚起來,天時、地利、人和三道歸一,此劍即成。晉國當時最為強大,晉君當然認為自己最有資格得到這把寶劍,但是事與愿違,此劍卻在弱小的楚國鑄成。
出劍之時,劍身果然天然鐫刻篆體“泰阿”二字,可見歐冶子、干將所言不虛。晉君當然咽不下這口氣,于是向楚王索劍,楚王拒絕,于是晉君出兵伐楚,欲以索劍為名借機滅掉楚國,楚國的都城被晉國大軍圍困三年,城破在即。楚王雙手捧劍,長嘆一聲:泰阿劍,泰阿劍,我今天將用自己的鮮血來祭你!
于是,拔劍出鞘,引劍直指敵軍。匪夷所思的奇跡出現(xiàn),只見一團磅礴劍氣激射而出,城外霎時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獸咆哮其中,晉國兵馬大亂,片刻之后,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軍覆沒。后來此劍被秦始皇所得,成為秦始皇的佩劍,秦始皇死后大量陪葬,據(jù)說泰阿劍也在秦始皇陵中,等待出土的那一天。
誠信高潔之劍—七星龍淵
相傳歐冶子和干將為鑄此劍,鑿開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鑄劍爐旁成北斗七星環(huán)列的七個池中,是名“七星”。劍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龍盤臥。是名“龍淵”。故名此劍曰“七星龍淵”,簡稱“龍淵劍”。
后來此劍歷經(jīng)上千年,落到了唐高祖李淵手中,在唐高祖李淵登基稱帝后,為了避名諱,遂改名為“龍泉”。由于龍泉劍的名氣太大,而且據(jù)說歐冶子是在河南舞鋼市鑄成此劍。早在漢代,它就被尊稱為“寶劍”,成為封建王朝皇帝賜給愛臣的“尚方寶劍”。大臣執(zhí)此“尚方寶劍”,可以“先斬后奏”。
與其他寶劍不同的是,龍泉寶劍被承襲了下來,到如今只要花得起價錢,都能買得起龍泉寶劍,如今,為了區(qū)別后人所造的龍泉寶劍和古代第一把龍泉寶劍,又把歐冶子所造的更名為龍淵劍。還有一個要說的就是,據(jù)說莫邪是歐冶子的女兒,干將是歐冶子的女婿,后來為了達到鍛造術的極致,兩人焚身早出了干將莫邪兩把絕世寶劍。